词典释义 (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)

酡脸倚娇承舞雪,瘦枝扶力借柔风。

酡 tuó《國語辭典》酡 [ tuó ]动因饮酒而脸色泛红。《楚辞·宋玉·招魂》:「美人既醉,朱颜酡些。」宋·陆游〈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〉诗:「驿亭沃酒醉脸酡,长笛腰鼓杂巴歌。」形红润的、泛红的。《水浒传·第五三回》:「苍然古貌,鹤发酡颜。」脸 ( 臉 ) liǎn脸 [ liǎn ]面孔,头的前部从额到下巴:~颊。~孔。~形(亦作“脸型”)。~色。~谱。物体的前部:鞋~儿。门~儿。体面,面子,颜面:~面。~皮。~软。丢~。赏~。倚 yǐ《國語辭典》倚 [ yǐ ]动靠、斜靠。如:「倚门而望」。《史记·卷八六·刺客传·荆轲传》:「轲自知事不就,倚柱而笑。」依仗、仗恃。如:「倚势欺人」。《书经·君陈》:「无依势作威,无倚法以削。」《史记·卷一○七·魏其武安侯传》:「灌夫亦倚魏其而通列侯宗室为名高。」偏斜、侧偏。如:「不偏不倚」。《礼记·中庸》:「中立而不倚,强哉矫。」随著、配合。《史记·卷一○二·张释之传》:「使慎夫人鼓瑟,上自倚瑟而歌。」宋·苏轼〈赤壁赋〉:「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」娇 ( 嬌 ) jiāo娇 [ jiāo ]美好可爱:~儿。~女。~艾(年轻貌美的女子)。~娆。~艳。~嗔。~逸(潇洒俊美)。爱怜过甚,过分珍惜:~养。~惯。柔弱:~弱。~小。~嫩。~气。承 chéng《國語辭典》承 [ chéng ]動奉。《左傳·成公十六年》:「承寡君之命以請。」蒙受、接受。如:「承蒙」、「承贈」。《左傳·僖公十五年》:「君之未入,寡人懼之;入而未定列,猶吾憂也;苟列定矣,敢不承命。」擔當、負責。如:「承擔」、「這件事情由你來承辦。」繼續、繼承。《詩經·小雅·天保》:「如松柏之茂,無不爾或承。」《三國志·卷五四·吳書·魯肅傳》:「孤承父兄餘業,思有桓文之功。」名姓。如漢代有承宮。舞 wǔ《國語辭典》舞 [ wǔ ]名一种配合音乐节奏移动身体,表演各种姿态的艺术。如:「芭蕾舞」、「华尔滋舞」、「交际舞」。《周礼·春官·乐师》:「凡舞,有帗舞,有羽舞,有皇舞,有旄舞,有干舞,有人舞。」动表演舞蹈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品藻》:「刘尹、王长史同坐,长史酒酣起舞。」耍动、挥动。如:「舞剑」、「手舞足蹈」。《礼记·乐记》:「嗟叹之不足,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。」飞扬、飞翔。如:「飞舞」、「眉飞色舞」、「龙飞凤舞」。卖弄、玩弄。如:「舞文弄墨」。《史记·卷一二○·汲黯传》:「好兴事,舞文法,内怀诈以御主心,外挟贼吏以为威重。」搞、弄、忙。《儒林外史·第三回》:「邻居一起上前,替他抹胸口,捶背心,舞了半日,渐渐喘息过来。」雪 xuě《國語辭典》雪 [ xuě ]名水汽在零度以下所凝结成的六角形白色晶体。如:「白雪」、「冰雪」、「下雪」、「积雪」。动下雪、降雪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「于时始雪,五处俱贺。」唐·白居易〈问刘十九〉诗:「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」擦拭。《吕氏春秋·恃君览·观表》:「吴起雪泣而应之曰:『子弗识也。』」唐·杜甫〈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〉诗二首之一:「公子调冰水,佳人雪藕丝。」洗刷、洗清、清除。如:「雪耻」、「昭雪」、「洗雪冤情」。《吕氏春秋·不苟论·不苟》:「故雪殽之耻。」形如雪般白色的。如:「雪白」。隋·卢思道〈孤鸿赋〉:「振雪羽而临风,掩霜毛而候旭。」雪 [ xuè ]「雪白」的「雪」的又音。瘦 shòu《國語辭典》瘦 [ shòu ]形肌肉不丰满。如:「瘦弱」、「瘦小」、「骨瘦如柴」、「燕瘦环肥」。精赤不带脂肪的。如:「瘦肉」、「这块肉太肥,我要瘦一点的。」纤细、不丰富。唐·白居易〈茅城驿〉诗:「地薄桑麻瘦,村贫屋舍低。」宋·陆游 〈泛舟〉诗:「叶凋山寺出,溪瘦石桥高。」土地瘠薄。唐·孟郊〈秋夕贫居述怀〉诗:「浅井不供饮,瘦田长废耕。」书法笔画细而有力。唐·杜甫〈李潮八分小篆歌〉:「苦县光和尚骨立,书贵瘦硬方 通神。」动减损。如:「消瘦」。宋·李清照〈如梦令·昨夜雨疏风骤〉词:「知否,知否,应是绿肥红瘦。」枝 zhī/qí《國語辭典》枝 [ zhī ]名树干从旁生出的枝条。如:「枯枝」、「嫩枝」。《说文解字·木部》:「枝,木别生条也。」凡自同一本源而分出者。《左传·庄公六年》:「《诗》云:『本枝百世。』」《荀子·儒效》:「故以枝代主而非越也。」四肢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「堕枝体,黜聪明,离形去知。」通「肢」。量词。计算细长物体的单位。如:「一枝花」、「三枝毛笔」。姓。如汉代有枝百英。形不中肯的、不一致的。《易经·系辞下》:「中心疑者,其辞枝。」枝 [ qí ]名多出的脚趾。如:「骈拇枝指」。《集韵·平声·支韵》:「跂,《说文》:『足多指也。』或作枝。」同「跂 」。扶力 fú lì犹勉力。 南朝 陈 徐陵 《在北齐与宗室书》:“扶力为书,多不詮次。” 唐 李白 《与贾少公书》:“王命崇重,大总元戎,辟书三至,人轻礼重。严期迫切,难以固辞,扶力一行,前观进退。” 宋 王禹偁 《西京谢上表》:“永言宠遇,无与比伦,而自感泣朝辞,扶力上道,乍临理所,弥耀残年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借 jiè《國語辭典》借 [ jiè ]动暂时向人告贷财物。如:「有借有还,再借不难。」《左传·定公九年》:「尽借邑人之车。」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「借人典籍,皆须爱护。」把财物暂时给他人使用。如:「这支笔借你用一下。」《论语·卫灵公》:「有马者借人乘之。」赞许。《隋书·卷二五·刑法志》:「武帝敦睦九族,优借朝士。」《文选·邹阳·狱中上书自明》:「慈仁殷勤,诚嘉于心,此不可以虚辞借也。」假托、利用。如:「借刀杀人」、「借题发挥」。帮助。《汉书·卷六七·朱云传》:「少时通轻侠,借客报仇。」倚靠、凭借。如:「借重」、「借助」。副假使、假设。唐·元稹〈遣病〉诗:「借如今日死,亦足了一生;借使到百年,不知何所成?」柔风(柔風)róu fēng和风;春风。《管子·四时》:“然则柔风甘雨乃至,百姓乃寿,百虫乃蕃,此谓星德。” 尹知章 注:“柔,和也。”《文选·陆机〈园葵〉诗》:“时逝柔风戢,岁暮商猋飞。” 吕延济 注:“柔风,春风也。” 唐 罗隐 《谗书·本农》:“丰年之民,不知甘雨柔风之力,不知生育长养之仁。” ——《漢語大詞典》

释义为系统自动检索,难免有误,仅供参考。